文章分類Article

關心繭居族(引きこもり) Hikikomori / 台中憂鬱焦慮社交退縮治療

歲末年終出遊好時節,您也跟親朋好友一起出門走走了嗎?佳樂身心診所李宛融醫師拜訪了 #日本九州大學病院精神科加藤隆弘醫師/准教授,加藤教授主持九州大學醫學研究院精神病態醫學研究室,是國際知名研究「#繭居族」的專家學者。
 
「繭居族(引きこもり)」,或稱「Hikikomori」,此詞源自日本,指的是一種極度從社會中退縮(Social withdrawal)的生活型態。這種狀態已在美國精神醫學會精神疾病診斷準則DSM-5-TR中有診斷定義,定義為 #每週有外出的日子僅有三天以下,且 #持續時間達六個月以上。雖然一開始似乎是源自於日本高壓社會的特殊情況,但也逐漸在其他國家出現,台灣也不例外,尤其在 COVID-19疫情蔓延隔離後,是一個需要被大家關注的現象。
經歷疫情時代,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,甚至連工作、上課都可以不用出門,區分繭居狀態是否達「#病態性」極為重要。個人是否 #對與外隔離的狀態感到苦惱,或已經 影響日常生活功能,是區分病態性的關鍵。#病態性繭居族 經常伴隨著其他精神科疾病,例如 #憂鬱症、#社交焦慮、#網路成癮、甚至 #物質成癮 問題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問題可能會變得更為複雜且僵化而難以治療。
所以一些前置因子需要特別注意,潛在因素包括:#亞斯伯格症#注意力不足過動症#拒學行為 等等,早期發現並持續治療是至關重要的。另外,繭居狀態往往在生活中發生重大壓力事件後,例如:#校園職場霸凌#失業 等,所以及早留意壓力事件後的情緒及自我狀態也是非常重要的。如果您或身邊有人有潛在風險或治療需求,建議及早尋求醫療專業協助及諮詢。
 
REF:Kato TA, Kanba S, Teo AR. Hikikomori : Multidimensional understanding, assessment, and futur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. Psychiatry Clin. Neurosci. 2019; 73: 427-440

 

TOP